——1——
动产抵押和动产质押定义
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和权利。财产设定抵押权的类型包括:不动产抵押权(比如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动产抵押权(比如原材料和半成品)、权利抵押权(比如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海域使用权)。财产设定质权的类型包括:动产质权、权利质权。动产抵押,也就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供作债务履行担保的动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予以变价出售并就其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动产抵押基本上具备了不动产抵押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但动产与不动产相比可知动产是可自由移动的物。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中国《担保法》的规定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交的动产为质物。动产质押通常伴随着第三方监管。动产质押监管是出质人以其合法占有的动产向质权人出质,作为向质权人融资的担保措施,为妥善控制质押物并监督出质人提取更换质押物的行为,质权人将质押物交付给具有仓储监管能力的第三方,由监管方代为占有质押物并在质押期间按质权人要求(如最高质押率要求)对质押物进行监管的业务模式。动产质押的设定。设定动产质押,出质人和质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根据中国《物权法》的规定,质押合同是诺成合同,并不以质物占有的移转作为合同的生效要件。
——2——
三个方面的区别
1.反担保物的关联方式不同
动产抵押反担保与动产质押反担保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对反担保物的占有。动产抵押后,抵押物仍归抵押人(债务人)占有使用,而动产质押后,质物需移产质权人(担保人)占有。
2.风险度不同
担保人选用动产抵押反担保时,由于抵押物仍归抵押人占有,抵押人有可能将抵押物挪用、转移、变卖,增加了担保人的风险度。动产质押由于质物移产质权人占有,不存在质物被挪用、转移、变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担保人的安全性。
3.变现方式不同
《担保法》规定,动产抵押的抵押人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商将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以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受偿,由于担保人不占有抵押物,因此,担保人与抵押人对抵押反担保物的处置协商如不成功,只能向法院起诉,以获得补偿;而动产质押担保人有权按照《担保法》规定,以动产折价或者拍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可见动产质押的变现方式更为快速、方便。
——3——
并存时的业务处理
动产抵押权和质权竞存有三种情形:1、先抵押后质押,动产被登记抵押后,抵押人仍然占有该标的物,其仍可以将该标的物交付他人设立质权;2、先质押后抵押,动产质权交付设立后,抵押权人同意接受已被质押的标的物设立抵押权的,则仍可进行抵押登记;3、抵押登记和质押交付同日发生。《民法典》第415条,同一财产既设立抵押权又设立质权的,拍卖、变卖该财产所得的价款按照登记、交付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第三者情形的清偿顺序尚未作出明确规定。抵押人为对抗抵押权而在抵押登记前即办理了质押交付手续但隐瞒虚报,或在抵押登记当日同时办理交付手续设立质权,按照《民法典》第415条新规,抵押权人已无法再通过抵押登记对抗质押权人。因此,抵押权人为避免抵押权落空或被稀释,不仅要尽快办理登记,还应采取尽调措施落实抵押物真实被占有控制情况,最好能够一并设立质押权而予以占用。质押人为对抗质权而预先办理了抵押登记但隐瞒虚报,或在交付当日同时办理抵押登记,按照《民法典》第415条新规,抵押权人可以其登记在先对抗质权人。质权人为避免质权落空或被稀释,不仅需要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并办理质物交付手续,充分证明质押设立时间(常见的证明交付的有效方式为委托第三方监管质物),还应尽调落实质物是否办理有抵押登记,最好能够一并设立抵押登记手续。

全国服务热线
400-888-1312
服务热线:400-888-1312
联系电话:18029375856
邮件地址:bldwr@gdbolide.com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金东南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