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保力得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
第三方动产监管服务商
18年监管经验 0风险

全国服务热线

400-888-1312 / 18029375856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无风控,不金融:国企供应链公司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2025-04-14 14:14:20点击:39次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凭借其推动产融结合的独特优势,已成为连接中央与地方政策的新热点。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国企供应链公司的风险管理者,如何构建一套完备的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有效管控风险,实现供应链金融价值的最大化,无疑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命题。


今天咱们从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起因及应对策略两大维度,深入剖析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以期为同行提供有益的参考。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起因探析

 

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产生,既源于商业银行自身的脆弱性,也与其业务特性紧密相关。宏观经济波动、金融政策调整、内部管理漏洞及非经济因素等,均为商业银行风险的传统来源。而供应链金融业务,则因其独特的业务模式,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风险挑战。

 

1、产业链相关性带来的风险扩散

 

供应链金融为融资业务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风险也随之从单一的贸易环节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特别是当供应链金融实现“端到端”覆盖时,整个供应链的风险均被纳入考量。此时,风险不再局限于客户信用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等传统领域,而是沿着供应链上下游扩散,要求我们对客户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的关系、商誉、信用度及财务报表真实性等进行全面审视。此外,当前供应链金融的授信对象多集中于汽车、医疗器械、电力等大型产业链。一旦这些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出现风险,不仅会影响银行在该产业链上的其他授信业务,还可能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造成冲击。

 

2、中小企业授信带来的高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最需要资金支持的往往是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信用评级历史短或存在空缺,相较于大型企业而言,风险更高。同时,供应链金融基于企业间的实质性交易发放贷款,交易的可控性、真实性成为贷款回收的重要保障。这进一步增加了中小企业授信的风险复杂性。

 

二、供应链金融风控的有效策略

面对供应链金融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作为国企供应链公司,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全面且深入的策略,以构建高效、全方位的风险防控体系。以下是对前述策略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1、创建独立且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供应链金融信贷业务的风险特征与传统信贷业务存在显著差异,这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独立且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要独立于传统的风险管理框架,还要充分考虑到供应链金融的特殊性,如企业背景、交易实质等。通过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如大数据风控、人工智能等,我们可以提高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此外,我们还需要定期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业务的发展。

 

2、审慎选择并持续优化授信供应链群

 

在授信对象的选择上,我们应优先考虑具有优势行业和畅销产品的供应链群。这些供应链群通常具有稳定的合作关系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有助于降低信用风险。同时,我们还要持续跟踪市场动态和供应链群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授信策略,确保风险可控。这包括对供应链群的财务状况、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以及对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点进行识别和预警。

 

3、建立全面且快速的市场信息反馈机制

 

在买方市场时代,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变化对质押商品的变现价值和销售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全面且快速的市场信息收集和反馈体系。通过实时监测市场动态、分析质押商品的市场趋势和价格波动,我们可以设定合理的质押率,并加强对质押商品的监控和管理,确保风险可控。这需要我们与市场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以及供应链中的各方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获取第一手的市场信息。

 

4、强化内部控制,全面提升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操作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信贷业务中的重要风险之一。为了降低操作风险,我们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建设。通过成立专门部门负责贷后跟踪和质押物管理,加强与物流、仓储等企业的合作与监督,我们可以提高质押物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同时,还要加强员工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这包括定期对内部流程进行审计,确保所有操作都符合最佳实践和行业标准。

 

5、明确各方权利义务,降低法律风险

 

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多方主体,法律风险不容忽视。为了降低法律风险,我们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合同文本,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还要加强对动产抵质押物的监管和处置能力,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损失。此外,还要密切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和行业动态,及时调整和优化风险管理策略。这要求我们与法律顾问紧密合作,确保所有合同和协议都符合最新的法律要求。

 

6、构建完善的评估模型并持续优化

 

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注重信用评级系统数据库中数据的积累和分析。通过构建完善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模型,我们可以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投入物力人力开发风险评估工具和方法,降低风险管理成本。为了保持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我们还要定期对其进行更新和优化。这可能涉及到引入新的数据分析技术,如机器学习算法,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7、组建专业的供应链融资操作队伍并加强培训

 

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我们必须组建一支专业的供应链融资操作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具备深厚的金融背景和专业知识,还要了解供应链金融的特性和业务流程。为了提升团队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我们还要加强内部培训和外部交流,不断引进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这包括定期举办研讨会和工作坊,以及鼓励团队成员参与行业认证和专业发展课程。

 

8、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付诸实践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终身学习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者,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变化。通过参加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参与行业论坛等方式,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还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完善自己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这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行业变化、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作为国企供应链公司的风险管理者,我们应深刻认识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采取有效策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加强风险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团队素质等措施,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稳健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文章来源:物流与供应链金融 作者:醉卧青山

 


上一篇:普惠金融如何“嫁接”智慧农业

下一篇:2025年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数字化驱动与生态重构

全国服务热线

400-888-1312

服务热线:400-888-1312

联系电话:18029375856

邮件地址:bldwr@gdbolide.com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金东南路16号

返回顶部
400-888-1312
在线咨询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