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作为中介服务商,为供应链中各方提供货物加工、运输、仓储、配送的服务,拥有大量稳定的客户群体,同时可以深入供应链的每一环节,能够替代核心企业成为银行对冷链供应链的控制节点。冷链物流监管金融服务存在以下风险:
一是法律环境风险。由于冷链金融业务牵扯到各方主体,质押物在流动时容易产生所有权纠纷,而且我国冷链物流金融尚且处在发展的阶段,缺乏可以依据的指导性法律文件。
二是信用风险。中小型冷链物流企业有可能会在质押过程中使用不合法的产品或质量比较差的产品代替优质产品;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赢得金融机构的资金,从而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金风险。
三是质押物风险。质押物的风险来源,一种是质押物的特殊性,冷链物流企业的质押物都是生鲜产品,不易储存;二是监管机构即第三方冷链物流机构保管不善。
四是技术风险。在冷链物流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信息网络技术落后,价值评估体系不完善,造成质押物数量和质量不匹配。
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是拓展冷链物流监管金融融资渠道。银行可以通过资产重组、资产并购、IPO等方式扩大其市场规模。通过建立风险损失补偿基金和对资金的整合,冷链物流金融运营商可以对中小冷链物流业务中发生的风险承担赔偿责任。
二是完善政策法律法规。由于冷链物流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参与冷链物流金融的各方主体会变得越来越多,当事人的利益诉求也会变得复杂多样,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理清相关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影响冷链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人才的培养,只有不断地吸引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从整体上规范和创新冷链物流金融业
上一篇:质押监管概念及业务模式

全国服务热线
400-888-1312
服务热线:400-888-1312
联系电话:18029375856
邮件地址:bldwr@gdbolide.com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金东南路16号